无锡大剧院名列全国十强 每天都有好戏登场近一段时间,家住太湖国际社区常去无锡大剧院看戏的邓女士吐槽,以往在演出前几小时还能买到票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有时候遇上热门的演出,放票当日还要跑去售票厅排队抢票。2014年过半,无锡观众渐渐发现,“无锡好看的演出多了。”经过多年试水市场化运作,再加上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布的“节俭令”,让演出市场虚假繁荣的泡沫消散。上月,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综合型剧场活力十强”中,无锡大剧院名列第六。在这简单的名次背后,记者通过调查感受到了无锡演艺市场出现的明显变化。 演出多了: 每天都有好戏登场 6月28日晚7点半,大成巷锡剧博物馆戏楼,“锡剧周周演”活动迎来了无锡市羊尖小学专场。别看都是10岁上下的小演员,但他们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都堪称专业。《双推磨》、《锡剧·吟唱唐诗二首》、《玲珑女·告状》等经典锡剧唱得台下叫好声连连。“一张票15块,不贵,孩子们唱得真好!”锡剧迷华老伯提起当晚的演出,直竖大拇指。“艺校的折子戏也很不错!”华老伯的老伴补充说。原来,不久前,无锡市文化艺术学校09锡剧班11名应届毕业生带来了《三岔口》、《珍珠塔》、《孟丽君》和《白蛇传》等折子戏,让很多锡剧行家耳目一新。 6月16日至30日,评弹爱好者谢先生每天下午1点一刻都会准时出现在锡剧博物馆听评弹。“5月下旬是吴卫东、毛勤勤的《双玉麒麟》,6月下旬是徐文龙、孙瑜的《杨乃武与小白菜》,都是苏州评弹团的。”每个月的演出剧目,谢先生都记得很清楚。谢先生说,像他这样每场必到的无锡人有很多。锡剧博物馆每年平均演出350场。就拿今年6月份来说,该馆的大小演出几乎每天都有。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5月15日,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历时3个月创排的大型原创现代舞剧《丹顶鹤》在市人民大会堂首演。华丽的舞美呈现、浓郁的江南特色、4D裸眼投影成像的立体视觉效果,让观众如临其境。“演员很专业,剧情很感人。”无锡艺校一位老师看后表示,作为同行,她一直比较关注歌舞剧院的演出动态,这次的原创舞剧较以往又有了新突破,带给观众更加真实和唯美的艺术感受。据悉,该剧7月上旬进京演出前,会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连演多场,每场都有低票价。 “套票在哪买?”10月25日,孩子们最爱的“巧虎”将出现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今年秋冬巧虎大型舞台剧《穿越时空的旅行》无锡站网上开票以来,票房情况一路看好。全职太太金女士6岁的女儿从小就爱看动画版“巧虎”,得知巧虎舞台剧要来无锡后,金女士第一时间就在网上抢到了690元的套票,“一共三张,一家三口去看巧虎”。在此之前,因为各种原因,作为曾经的“百姓剧场”所在地,人民大会堂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在本地剧团和外来嘉宾的共同努力下,人民大会堂逐渐走出低迷。其实,不管是市演艺集团还是市人民大会堂,对于演出经营者来说,多年的市场实践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拿出高质量的演出,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心。 消费多了: “讨票”习惯失去市场 去年中秋小长假,蠡湖中央公园的无锡太湖音乐节让2万多市民观众着实跟着“嗨”了三天,家住景丽苑的自由职业者小王就是其一。小王酷爱户外音乐节,迷笛、草莓、热波,国内的著名音乐节,他赶过很多场。能在自家门口参与一场音乐节,他之前想都没敢想。“视觉效果很震撼,但演出阵容方面,就黑豹和信乐团还值得一看。”小王直言不讳地说,他掏130元买了票,希望看到更有影响力的歌手带来更精彩的演出。 国企职工刘先生夫妇也是这一音乐节的热心观众,他们给出的评价是:“无锡的音乐节还挺专业。”当时,从报纸上看到太湖音乐节的信息后,刘先生想都没想就买了票,他直言很想体验一下在户外看音乐演出的感觉。中秋当天,刘先生夫妇满意地欣赏完音乐节后开车回家。这场太湖音乐节的出品单位是旨在拓展无锡流行音乐市场的无锡天语和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次试水卖出了近2万张票,拿赠票看演出的心理正在被扭转。 去年3月,天语和声策划推出了“致青春·2013无锡流行音乐会”,从5月一直持续至年底,所有演出场地均设在无锡体育公园的体育馆。5月25日,校园民谣领袖人物老狼带来的首场演出票房不错,而接下来的演出却少有首场的火爆,甚至还出现过某位歌手的演出几乎卖不动票的情况。直至11月份创作型歌手戴佩妮的到来,才给这一主题音乐会画上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前期的音乐演出做下来,该公司渐渐明白了一点:只有将“你演什么我看什么”变为“我看什么你演什么”,演出机构才算真正做到了符合消费者意愿,只有更多地依靠观众的购买力,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总结经验之后,天语和声将在今年再次推出系列音乐演出。与去年由他们指定谁来演出不同,今年他们把邀请嘉宾的主动权交给了观众。从几个月前开始,天语和声就在网络公众平台上开通了“我想在无锡见到TA”的有奖投票。从天语和声一年多来的音乐演出反馈信息来看,主动购票的观众占了大多数,其中,20岁至50岁的中青年观众已成为演出消费主力。这也在无锡演出市场的主阵地无锡大剧院得到了印证,据统计,无锡大剧院至今已有会员一万两千多名。 普及多了: 观众越来越懂看戏 6月1日,无锡大剧院小剧场,“龙猫乐队SUMMER——久石让钢琴曲梦幻之旅周年庆典演奏会”如期而至。演出前十分钟,观众陆续排队入场,秩序井然。最终,一场高雅音乐会,能容纳700人小剧场达到了八成上座率。约1个半小时的演出,每逢一曲结束,观众才会齐声鼓掌。曲中,没有观众起身离开,大家全部安静聆听。中场15分钟休息,人们畅所欲言,彼此交流着内心的感受。演出结束时,在观众热情而持久的掌声中,谭小棠携手龙猫乐队再次返场谢幕,他给无锡观众素质打出了高分。一位资深乐迷称,大剧院开业以来,无锡观众越来越懂得欣赏了。 观众群体的培育离不开多种多样的艺术普及。不久前,大剧院的一次市民开放日里,锡剧院院长吴明龙,国家一级演员黄静慧,国家二级演员蔡瑜、王子瑜等人亲临向观众介绍锡剧历史,并现场为戏迷献唱。小学美术老师张女士母女俩当时就在大剧院。张老师告诉记者,如今大剧院开放日的内容丰富了很多,由最初的场馆参观向艺术普及、体验转变。“上月的开放日是六一节当天,我和女儿在大剧院听了场公益古典吉他讲座,孩子还参加了《我爱寓言》主题绘画比赛。”伴随着活动的展开,许多开放日里的参观者渐渐成了演出的观赏者。开放日在实施文化惠民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潜在的观众。重庆演出公司 不管是邀请孩子参加讲故事比赛赢儿童剧门票,或是为推韩国音乐剧和旅行社合作抽取观众游韩国的机会,还是搭世界杯的便车邀请观众参加预测比赛胜负赢取演出票,无锡大剧院的确创意无限、活力十足地引领着无锡的演出市场。今年上半年,仅湖蝶恋艺术讲堂,大剧院就举办了10场,上万市民免费或以低票价聆听了艺术大师们带来的舞蹈、器乐、戏曲等艺术讲座。在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设立引导文化消费专项资金、下拨财政补贴等举措下,无锡大剧院推出的低价票越来越多,受益的无锡观众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演出经营者的市场定位逐渐清晰,观众逐渐养成购票看演出的消费习惯。像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观众购票观演的习惯也正在养成,演出市场趋于理性。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观众审美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选择的理性化,他们对演出质量和演出场地会有更高要求,这都将促进无锡演出市场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